close

【邱莉玲/台北報導】

生活在台北,像在遊逛一個超大型影城!從現代101大樓到剝皮寮老街,由活力西門町到溫馨朵兒咖啡館,都是中外電影開麥拉的熱門景點,據台北市電影委員會(簡稱台北影委會)統計,去年至今已協助136部以上影片在台北拍攝。

不只台北高喊「開麥拉經濟」,全球大都會都積極搶鏡頭,目前紐約、倫敦跑在前,紐約1個月支援800部大小影片拍攝,全球之冠,近年以亞洲為中心的環太平洋城市也急起直追,好比曼谷積極發展後製中心,被視為未來華語電影契機的台北,更全方位打造影視之都。

     帶動產業、就業、觀光

台北市副市長兼代文化局長李永萍表示,「打造台北為一個對影視業友善的環境,不僅行銷台北,隨國際專業團隊來台取景或合拍片,也會帶動台灣產業發展、就業機會及觀光。」她在去年成立台北影委會,提供電影製作補助、協拍服務及合作行銷宣傳,從建置整套流程和機制著手。

台北影委會第1個取經對象是紐約影委會。紐約自2000年後每年靠著協拍電影,創造50億美元經濟效益、10萬個工作機會,一部「慾望城市」為它吸引全球5萬觀光客。在紐約住過4年的李永萍,對這個繁忙城市卻支援全球最多電影量拍攝印象深刻,紐約由市長坐鎮,借調30位交警負責影視拍攝事宜,給予演員訓練,基本精神是單一窗口,一張申請表搞定,藉以拉攏全球影視業者到紐約拍片。

這聽來簡單,做來卻是大工程,拿電影拍攝經常要封街封路為例,台北影委會特別安排導演鈕承澤、王小棣為警消人員上課,解釋電影拍攝過程和需求。將代表台灣角逐奧斯卡外語片的「不能沒有你」中,父親抱著女兒跳橋一幕,是出動台北警消協拍首例;剛殺青的「艋舺」,是第1部台北市府提供主要場景長期拍攝的電影。

「艋舺」製片李烈指出,以前在街頭拍戲只能借道,常被趕來趕去,徒增人力、浪費時間,「如今台北願意正視影視產業,可望讓大眾理解和熟悉影視產業創造的效益。」好比,剝皮寮是「艋舺」主要拍攝場景,高媒體曝光率,使沉寂老街變身觀光景點,店家生意成長10倍,戲中搭建80年代復古街道、室內陳設都將保留,將轉做城市觀光、電影遊程之旅。

城市認同度是影人選擇依據

導演朱延平直言,「適合、方便和便宜,是拍片團隊主要考量。」近年各大城市競相提供誘因,向國際影人招手;導演蔡岳勳認為,「一個城市對影視產業的認同度最重要。」視它為一個正規產業,相信它是經濟活水,那麼提供拍片團隊的支援將大不同。

台北正積極發展為一個對電影友善的城市,台北影委會提供製片補助金、協拍服務、協助國片行銷宣傳、人才訓練、開設演員訓練班,及成立官方網站連結國際等服務,已有18部外片來台北取景或跨國合製,去年10月起承接行政院新聞局海外電影市場展,更將90部以上台灣電影帶進國際市場。

李永萍強調,台北影委會不只行銷城市,著眼台北是政經中心、企業總部雲集,影視產業核心、上下游紛往南港、內湖集中,國家電影館也將坐落南港,勢將創造群聚力量,「從台北出發,全方位改善環境,將給台灣影視業復甦、再生的力量。」

她分析,台灣電影工業過去10年在蟄伏和調整體質,「只要公部門營造好環境,讓台北整個城市就是一個影城,台灣影視產業自可遍地開花,讓年輕一輩導演冒出頭。」好比內湖科學園區並非政府主動規劃,內科產值卻超越其他園區。

台北提供影視業活水

台灣若要拍大製作大卡司電影,須跟香港、日本或大陸合作,但這不是唯一的路,台北市長郝龍斌舉「聽說」為例,不只國內票房2.8千萬元是本年度至今國片最佳紀錄,也高價賣出日、港等國外版權,澳門旅行業者順勢推出電影遊程,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國外人士看到台北美麗、浪漫的人文風貌,進而吸引更多觀光客前來,是電影帶動觀光產業的範例。

關鍵就在提升質量化,台灣需有足夠時間和基本拍片量,累積相關從業人員能量,光靠國片不夠,還需加強國際電影協拍或參與跨國合製片,同時從中小型電影走向大型製作規模,讓國內影視人才藉由與跨國團隊合作,提高視野、高度和經驗,是台北影委會下個3年重點。

目前已有多部跨國合製片有機會在各國上映,將台北意象推銷全世界,如導演蔡明亮的「臉」,羅浮宮首部典藏作品,2010年起將呈現在每年近千萬國際遊客眼前;台德合製片「曖昧」,參加本年度柏林影展,與台灣瑞典合製片「霓虹心」,皆會在歐洲上映;台日中三方合製,大陸導演霍建起執導的「台北飄雪」,入圍今年度東京電影節競賽片,未來在大陸上映也會宣傳台北之美。

台北影委會總監饒紫娟表示,多元城市文化背景、優秀影視人才,且位置居中、景點處處,1小時可以上山下海,及有精緻靈活服務、自由創作環境為利基,支撐台北躋身國際影視之都。

近日英德合資片「Chinese」(暫定),拍片團隊原計劃來台北2、3天,勘景小村莊、胡同和廟宇,但四處看了台北後,景愈取愈多,包括借用錢穆故居當高官宅第,還要求類似加州雷諾沙漠、東非洲海岸場景,台北影委會二話不說,率同一行人拉拔苗栗火焰山、花蓮海岸拍攝,最後拍片團體在台灣工作長達2周,片中台灣景點也從10%增加至65%,還吸引台灣資金投入。

又如台法合製片「愛在世界末日前」,因為台北友善環境,使拍片團隊捨日本京都、新加坡,來台北東區、北投地熱谷及台中溫泉拍攝;印度團隊 Devru起初預計來台5天拍10分鐘戲,也因為台北搶鏡,硬是占了片長30至60分鐘;兩岸第1部合製片「台北飄雪」,更全部留在台北拍攝。

蔡岳勳也贊同,台北擁有現代化建築、時尚街道,浪漫感、夜生活,是拍偶像劇的好地點,這也是香港知名影人施南生喜歡來台拍片的原因。

台北還有絕佳國際競爭力,饒紫娟比較鄰近城市:日本太貴,大陸製作成本高,釜山外語弱,凸顯台北人才多,全國影視產業99.7%集中台北、後製強,加上環境好、國際化高、創作自由、工資便宜,許多在大陸受限題材不准拍的片子會轉來台北。

話雖如此,業界看法是台北占優勢時間短則2、3年,隨大陸被逼著開放市場,將形成兩岸競合態勢,李永萍指出,台灣與長三角(上海、蘇州、杭州)緊密交流,台北明年將參加上海世博,松山機場與虹橋機場直航對飛,未來交流更活絡,台北會掌握關鍵時間、發揮產業優勢,以服務、自由為利基,跟上海、北京相爭開麥拉經濟。


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age-content/0,4993,11050703+122009110200173,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ngathe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