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自:金桔粒的電影相對論 http://jimulder.pixnet.net/blog/post/24861807

 

電影-《艋舺》     Feb 12 Fri 2010 03:11


說老實話,我並不喜歡鈕承澤。不論是報章雜誌上的媒體形象,或是戲劇中帶給我的感覺,總覺得他是那種典型會吃女明星豆腐的色導演。我喜歡《我在墾丁‧天氣晴》中他的導演表現,但《情非得已生存之道》卻十分不投我緣。或許是因為鈕承澤再現了種種我所不喜歡的導演習性令人感到不舒服吧。

不過這一切的負面形象,在看完《艋舺》之後,不得不說我有所改觀了。即便我還是很討厭他在台北電影節的頒獎典禮說「絕對不會演《艋舺》。」最後卻食言的自戀情結,但《艋舺》這部電影確實地傳遞出鈕承澤對於年少輕狂時,「人不瘋狂枉少年」的浪漫情懷。

一般觀眾在看《艋舺》之前,不曉得會不會依著回憶地圖,按圖索驥尋找早期台灣黑幫/不良少年電影的影子。如尹祺的《黑狗來了》、蔡明亮的《青少年哪吒》、張作驥的《美麗時光》……。傳統的台灣黑幫電影所呈現的光影、構圖與劇本,往往是一般人不想去接觸的社會底層景像。那訊息是沈重的,雖然較富涵藝術性(?)卻遠離觀眾。

 

(下篇牽涉部份劇情,不怕雷者請按繼續閱讀...)


《艋舺》就不同了。雖然標榜正港「台灣黑道電影」,卻找來大明星來擔綱演出,更在電影的各個技術細節下足了功夫。不論是攝影氛圍、美術陳設、武術指導、演員表演、剪接風格或是音樂配製,其標準全都達到國片難得的高度,顯見其打入各個年齡層市場的野心。

與其說《艋舺》是黑幫電影,不如說它是黑道版的《九降風》還來得比較貼切。因為黑幫的逞兇鬥狠只是背景,大部份的篇幅是在描寫一個單純的高中生,如何為了一件再小也不過的事情(一隻雞腿?)誤入黑道,然後就像一隻誤入叢林的小白兔般,順著和尚和志龍的腳步,見識了萬華背後的齷齪與不堪。

《艋舺》的背景被設定在剛脫離戒嚴的台灣,所有以前不敢說不敢做不敢想的事情全部都可以被實踐了。也因此,秩序與脫序並存,前衛與保守衝撞,形成一股新的氛圍。在這個時期長大的青少年們,無異像是飛離牢籠的鳥們,被一顆渴望自由與美好未來的心所牽引,不受拘束的往前飛,卻不曉得自己的未來在哪邊。

周以文(蚊子,取這個名字真的是饒富趣味,因為這名字代表著另外一個身份:台灣知名的攝影師)是一名三流高職的轉校生。在學校因為一根雞腿與不良少年起了衝突。由於校園內的幫派勢力各佔一邊山頭,另外一組不良少年們不滿蚊子被欺負,不但替他出氣,五人還結義成為兄弟,組成了「太子幫」。從此就在萬華一帶,進行著所謂「不良少年」幹架鬥狠的行為。

蚊子從小因為父母親離異的關係,不斷地搬家,也沒有交過什麼知心的朋友。所以當一群以志龍為首的不良少年找上他時,即便整天胡鬧嘻戲,卻也就從此死心塌地地跟著他們。只是蚊子一開始搞不懂成天打打殺殺有什麼意義,兄弟們則告訴他:「意義是啥洨?恁杯只聽過義氣,沒聽過意義。」

五個人從此秤不離砣,到哪都聚在一起。志龍(鳳小岳 飾)名義上雖然是太子幫的老大,卻絲毫沒有統帥能力,只是靠著自己父親,也就是廟口老大Geta(馬如龍 飾)在艋舺的威望狐假虎威。所有的運籌帷幄,其實都是軍師和尚(阮經天 飾)所做的決定。

和尚除了帶領太子幫外,還教育蚊子艋舺的由來,以及各據山頭的幫派勢力,讓蚊子好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窺台灣黑道的真實面目。久而久之,蚊子對於這個環境產生了情感。從小就缺乏親情慰藉的他,把太子幫四人當做自己的兄弟,把志龍的爸爸Geta當做自己的親生父親。

生活雖然整天逞兇鬥狠,倒也平安無事的渡過。直到某一天,學校裡的小混混看不滿之前被太子幫欺負,強暴了志龍的女朋友。志龍一怒之下,將小混混抓起來修理,卻因為失去理智而不小心弄死了小混混。一群血氣方剛卻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不但要面對殺人後的罪惡感,另外一場爭權奪利的地盤之爭也悄悄地醞釀,讓他們的青春在很早的時候就劃下了句點,提早變成了大人……。

《艋舺》的開頭很猛,用打鬥來介紹每個人的生活背景。儘管這種橋段在國外電影早已屢見不鮮,但在國片裡還算是新鮮有趣。而且大大的片名《艋舺》是在片子進行了十多分鐘之後,一場打群架的大場面中,才被打在銀幕上。除了顛覆了「片名」一開始就得出來的傳統之外(Michel Gondry的《王牌冤家》也做過同樣的事),以一群幫派鬥歐為背景打上片名也頗有替本片定調的效果。

我喜歡演員的表現,即便是新科金鐘影帝趙又廷,他稍微青澀的演技成為劇中角色蚊子對於黑幫世界的格格不入,有種巧妙的轉移效果。但最令人激賞的應該屬阮經天所飾演的和尚吧。雖然位居志龍之後,但大家都看得出來,帶領著太子幫的意見領袖其實是和尚,而非志龍。相較於志龍的衝動與血氣方剛,從小就是資優生的和尚就顯得冷靜理性許多。幹架時不會懦弱手軟,出事時也不會慌張失措。只是因為家庭的關係,他不得不殺了志龍的父親Geta老大。一場他抱著志龍痛哭失聲,好像殺了自己父親的難過,眼淚鼻涕直流的畫面,實在是令人印象深刻。

其實,《艋舺》除了主要演員有扛起全片的氣勢外,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其實是綠葉紅花的配角。即便是我覺得不會演戲的柯佳嬿,在電影裡頭也讓人耳目一新。觀影之前我就在想,鈕承澤會如何處理小凝這個角色。因為以一個「妓女」的身份來說,柯佳嬿的外貌絕對是紅牌,而不會動不動被打被罵。但是看到她原來是一個臉上有胎記的女生,頓時讓我對這個角色產生了同情與共嗚。除了用很自然的方式「弄髒」了這個角色,也留下了一條線索,讓她和蚊子的童年產生某種關聯,然後發展出淡淡的情愫,是一個很棒的設定。

若要談到綠葉角色,自然不得不提到陳漢典。我很喜歡陳漢典的演出。他完全脫掉康熙式的悶鍋搞笑,飾演一個逞兇鬥狠但其實內心峱到不行的不良少年。收起搞笑臉孔的陳漢典,還真的透著幾分不良少年的邪氣。不但拋棄了誇張的喜感演出,還幫角色加進了一種狐假虎威的彆腳感。導致後來和尚弄死他的時候,我還替他稍微難過了一下。

雖然我喜歡鈕承澤替《艋舺》所定調的青春黑道片的味道,例最讓人垢病的卻也是影片節奏本身。《艋舺》的開頭與結尾都很精彩。有非常具張力的開頭,以及讓人討厭的反派(陳漢典),結尾趙又廷看著阮經天噴出來的鮮血做為濱死前的浪漫想像也很不賴。但中段就有些不太知道在幹嘛。也就是說,從陳漢典死掉以後,整個影片開始進入一種飄忽的狀態。一下子講太子幫五人到山上的青春戰鬥夏令營,一下子又講大人之間齷齪不堪的派系鬥爭,一下子又講蚊子和小凝若有似無的愛情蜻蜓點水……看得觀眾一頭霧水。我們雖然進入了黑道大觀園,卻像劉姥姥的老花眼一樣,一切都像霧裡看花。而且講老實話,觀眾並不想要看愛恨糾葛的黑幫血淚史,而是想看這五個青少年在身不由己的黑道環境中,如何幫自己的青春找到出路。

只是不得不說,《艋舺》的結尾真的很棒。當蚊子用扁鑽戳了用槍打死Geta老大的和尚一刀後,站在背後的志龍大刀一揮,和尚的血噴濺出來,像停格的雪花般的優雅。沒有轟轟烈烈的死亡做為退場,這陣血花卻成為蚊子死前心願達成的瀕死意象。就像他在小凝的天花板上所塗染的櫻花瓣一般,只要每次她和恩客在做愛時,小凝都可以看著天花板上的櫻花,就好像和蚊子心靈相通一樣,一種對未來的美好想像。帶離他們逃離痛苦的現實,進到另外一個快樂天堂。在片尾,鈕承澤用非常優雅詩意的方式,淡化了黑道鬥歐的齟齬不合,把角色們宿命般的悲劇性格,提昇到了一個浪漫的層面。

其實整部電影,並不是在講黑道,而是在講青春、講義氣,講兄弟,講那懵懂無知的少年時,對於追尋意義的無意義的這檔事。就像蚊子一開始的問題:「整天打打殺殺,有什麼意義?」同袍告訴他:「意義是啥洨?恁杯只聽過義氣,沒聽過意義。」

其實這也是我們的青春期,不是嗎?不論是在教室課堂裡頭死啃著書準備升學的乖學生,或是桀傲不遜、天天在外頭耍義氣、打群架的不良少年們,在那段慘綠的歲月裡,有誰能夠確實掌握「意義」這回事。就像《Linda! Linda! Linda!》裡頭,被換掉的三村恭代說「在日本找韓國交換學生唱英文歌,有什麼意義嗎?」香椎由宇立刻回答:「本來就沒有什麼意義呀。」的確,青春的意義就是活在當下。所謂的意義,是在活過一段精彩的歲月之後,回過頭來尋找繼續長大的力量,意義才會浮現。但我敢打賭,不要說青少年了,一定也有很多大人「不知道自己生活的意義是什麼?」

《艋舺》絕對是台灣電影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它的成功可以證明,好的劇本在獨立製片的運作之下,「應該」是會有一定的成績的。國片長久以來依賴輔導金,製作預算約略都在八百萬到一千五百萬之間。小筆的預算讓很多時代劇的氛圍無法作足,只能回歸到時裝劇做一些小情小愛的電影或是青春片。長久以來造成觀眾對於國片都是「小格局」的刻板印象。久而久之,大家都不想進戲院看國片。因為有一部上億的《阿凡達》和一部一千萬的國片,站在消費者的立場,用腳指頭想也知道不會選擇國片(除非你是熱情的國片愛好者)。

然後《海角七號》和《艋舺》的出現,這二部製作與行銷預算非常接近的二部電影,讓製片與導演站在某種高度上,可以成就超越一般國片的水準。電影是八大藝術,是結合許多文創元素集合而成的火車頭。若導演有足夠的資源運用在攝影、美術、燈光、音樂、演員和場景上,把所有細節都做足了。讓觀眾進戲院看戲時,可以不被粗糙的製作品質分心,專心在劇情的發展上面,我覺得國片的故事,其實要比許多浮濫的好萊塢公式化的三幕劇,要來得好看很多,而且又擁有獨特的「台灣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ngathe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