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從去年五月正式宣告啟動,連續八個月來,歷經選角、開拍、殺青、後製…聲勢浩蕩,26日終於在國賓大戲院首度與1000名觀眾見面。映後的掌聲和好評,《艋舺》正式為台灣電影史再度開創新的一頁,也成了台灣電影工業化的範本。證實台灣電影真的能用我們的語言、講我們的故事,讓觀眾在享受一段有笑有淚,豐富飽滿的觀影旅程後,還能獲得濃郁的感受。
在台北市市政府及台北市電影委員會的大力協助下,在拍攝當地居民的包容與支持下,《艋舺》得以獲得更大的空間來達到最理想的狀態。一路來,《艋舺》寫下許多新紀錄,包括:睽違多年,台灣電影重新站回春節賀歲片大檔、未開拍便前進坎城影展、兩度封街拍攝街頭大戲、全台超過一百支拷貝、台灣電影首次製作數位拷貝、首度前進大國賓戲院、大成本且純台資的台灣電影…,可稱是台灣電影近年來首見的大規模發行。《艋舺》奇妙的在還沒有成品之前,已經深受各方期待和支持,也讓這個案子越做越大,備受注目。
《艋舺》創造前所未見的台灣電影氣氛,卡司自然是極重要的因素。阮經天、趙又廷,台灣兩個當紅的戲劇一哥;馬如龍、邢峰、王識賢,台灣極重要的硬底子實力派大將,兩代攜手吸引各自的族群、展現魅力,讓《艋舺》的演員陣容硬是了不得。只是,光有漂亮的名單絕對不足以構成電影成功的要素,幾位演員的專業與敬業,讓這份閃閃發光的名單,更是紮實、有血有肉。
『這個年輕人不得了!』一場馬如龍痛毆阮經天的戲,拳拳到肉,毫不留情,讓馬如龍這位大前輩豎起姆指,頻頻誇獎因偶像劇走紅的阮經天。『我確信觀眾會看到完全不一樣的阮經天!』導演相當自信的表示。『太子幫』名號響亮,鳳小岳、阮經天、趙又廷、黃鐙輝、蔡昌憲五個男生,從不認識到如今結為兄弟,《艋舺》這趟旅程不僅讓他們在演技和經歷更上一層樓,也讓他們用真感情換得一輩子的兄弟情。『如果這部電影讓你哭、讓你笑,讓你情緒起伏、激動,真的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因為這些演員給的都是真的!』趙又廷和阮經天,雙帥不計排名,只想達到最好的狀態。一場戲,小天曾對豆導說:『導演,讓我再來一次。Mark剛剛表現得太好,我的那段配不上他。』就是這種毫不保留的對戲與良性競爭,讓《艋舺》的戲不只是戲,是身歷其境。
《艋舺》團隊 豆導:驕傲!
一部電影的每一位幕後工作者,都是決定這部電影能否成就的關鍵。《艋舺》的幕後團隊一字排開,盡是業界人才。音效杜篤之、美術黃美清、配樂陳珊妮、韓國武術導演梁吉泳 (《老男孩》武術指導)、…,整個劇組將近百人。宣傳期間,李烈和鈕承澤不下數次的表示,相當以《艋舺》團隊為傲。李烈說:『台灣電影想邁向工業,要先有市場,要有市場,就要有專業!』《艋舺》團隊的專業受肯定,台灣電影的操作模式,正在改頭換面。
將近80天拍攝期,整個劇組近一百人全部按規定使用環保筷,一天三到四餐,預計省下2萬多雙的免洗筷,也算是一創舉。豆導表示:『我一直希望自己的劇組可以實現全部使用環保筷的理想狀態,曾經失敗。可是《艋舺》做到了100個人,大家都願意配合。我很感動,這不僅僅為環保,也顯示出我們這個團隊擁有美好的共同意識和凝聚力,這是我覺得最珍貴的地方。』
《艋舺》 喚醒的 是青春熱血
耗資七千萬,80天幾近不眠不休的拍攝,全心投入。導演鈕承澤不諱言的表示,其實一開始沒打算『玩這麼大』!《艋舺》一案始於周杰倫,一度停擺了將近四年,最終由李烈和鈕承澤攜手完成。導演鈕承澤說:『現在的我,在做每一個決定之前,都會先想想能不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這也是他和李烈一再強調的,《艋舺》絕對不是一部美化黑道的電影,『我們最終的目地是要讓所有人知道,黑道走不得!』李烈說。導演鈕承澤說:『我是藉由黑道這個極具戲劇張力的職業來說故事,講的是情、是義,是那種屬於年輕的恣意張狂,那種無畏天地的單純。有笑、有淚,有提醒,也有喚醒。』
『青春動作片』是豆導對《艋舺》的定義。『台灣電影最大的特色是,我們一向素有『情懷』。就算再商業,也一定都有更深入的,關於〝情〞的元素。』如果看完一部電影,總會讓觀眾獲得些感受。像是:對愛情的相信、對人生的希望、對世界的態度…。豆導說:『那麼《艋舺》就是一部會讓你再年輕一次的電影!』《艋舺》要喚醒每個觀眾心中深處的熱血,單純相信『夢想』的勇氣,和『無畏』天地的傻氣。用富有『情懷』的角度來看《艋舺》,這便會是一趟回到過去,重拾熱血,有笑有淚的精彩觀影之旅。『希望每個走出戲院的人,都能含著淚,笑著談剛剛的任何一幕。然後相信,台灣電影真的很棒!』
『相信可以創造力量!』鈕承澤說:『《艋舺》發展至今,有一股來自所有人的力量,把這部片帶向一個更充沛、更有吸引力的狀態,這股力量是我們當初就算規劃的再徹底、計算的再精密也想不到的。那是一情源自於心的情感…』風靡一時的吸引力法則在《艋舺》一片展現了類似的氛圍。『台灣電影想要蓬勃發展,並不需要民族同情心,只要電影真的好看,能和觀眾溝通,便自然成形!』
2009年,《艋舺》尚未開拍便受邀代表台灣電影前進坎城,2010《艋舺》正式進軍國際電影市場,入圍柏林影展『電影大觀』觀摩片,並預計於春節起身前往柏林參展。『一個城市之所以能被記憶,就是因為它有故事。』台灣要有國際能見度,我們要有前仆後繼的作品讓世界看見!《艋舺》正在用一種極富『情懷』的方式,創造歷史。
《艋舺》記事
◎ 兩度封街拍攝街頭大戲。
◎ 台灣電影首次製作數位拷貝。
◎ 台灣電影首次於大國賓戲院放映。
◎ 2009年,未開拍即前進坎城影展。
◎ 全台超過100支拷貝…仍在增加中。
◎ 資金近七千萬。純台資的大成本電影!
◎ 2010年入圍柏林影展『電影大觀』觀摩片。
◎ 創立台灣電影從Day1開始做行銷之範本。
◎ 睽違多年,台灣電影重新站回春節賀歲大片檔期。
◎ 拍攝期間全劇組使用環保筷,共省下2萬4千雙免洗筷。
◎ 於台北萬華區西門町封街舉辦大規模的嘉年華會及首映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