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小傑克讀了很感動、熱血沸騰啊,感謝侯文詠大哥同意轉錄,
原文網址:http://0rz.tw/mEYL7
昨天和雅麗以及一個搞私募基金的朋友去看「艋舺」的首映。看完之後,我問朋友:
『你覺得怎麼樣?』
他說:『好看,我想,我會推薦朋友來看。』
我問:『為什麼?』
他說:『看到後面黑社會恩怨的部分我很喜歡,我在想,我們搞基金的人,到了最後是不是也得像黑社會一樣,必須拋掉義氣,才能生存。』
我點點頭。表示能夠理解。
『你呢?』他問:『你在想什麼?』
『我啊?』我說:『我在想,艋舺會不會賺錢?』
他說:『唉呀,你們文化藝術界的人怎麼這麼庸俗,看電影還在想「錢」的事?』
我說:『奇怪,你們整天搞錢不覺得庸俗,怎麼文化藝術界的人才想了一下,就覺得人家庸俗了?』
『你有投資嗎?』
『沒有。』
『那你在想什麼錢的事呢?』
為什麼啊?
是這樣的。這部電影是我的好朋友李烈,以及算是朋友的鈕承澤去找錢來拍的。
他們一共找了六千萬元。我看宣傳上說的,拍攝有延長,加上花錢大作宣傳,因此根據我目測,花費起碼是七、八千萬才能完成的一個案子。
這兩個朋友,就我所知,都是藝術上相當執著的人,但是在財務上,他們並。沒。有。那。麼。多。錢。
但是,七、八千萬的投資代表的是什麼呢?
舉個例子好了,去年我們看到的「冏男孩」、「聽說」基本上就是用一千多萬元的經費拍出來的小成本電影。
你可以看到,七、八千萬元拍出來的電影,和一千多萬的「小品」電影是不太一樣的。並不是說小品就不好。但是有了預算,你可以看到,電影就可以有好一點的卡司:包括了趙又廷、阮經天……於是,昨天的星光大道你就看到了萬人空巷的景象。
你也可以看到,用七八千萬拍出來的電影就有了場面:因此你可以看到電影裡面萬華數百個角頭火併的大場面、可以看到有板有眼的打鬥鏡頭、特效,可以看到整個被重建出來的艋舺、以及台客「風格」……
相較於什麼「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這樣的電影,英國導演拿了三、四億到印度拍,還一直叫窮,說斷拍了好幾次,用了什麼樣的意志力,什麼樣的努力才拍成的一部電影,「艋舺」的製作水平一點也不差,但卻只用了七、八千萬——人家的零頭,也沒怎麼聽李烈或豆子公開在唉唉叫,這實在是很省錢、又很厲害的事情。
還有,你還可以看到,用七、八千萬拍出來的電影,就可以有比較像樣、專業一點的宣傳了。
但話又說回來,七、八千萬的投資,損益平衡點在哪裡呢?
以戲院和投資對分50%的邏輯,在台灣要打平的話,必須有一億五千萬左右的票房才行。我給個參考值:阿凡達目前有七億票房,國片最高峰「海角七號」約有四、五億(後來的數字不確定了)、色戒二億多、冏男孩三千多萬、刺陵幾百萬票房……(我的印象記憶,有誤請更正。)
一億五千萬元,如果以每張票價是二百五十元計算,必須賣到六十萬張票才能打平。
六十萬張票,在電視的收視率不過是2-3%之間,但換成國片電影,就是一個很高的門檻了。
為什麼只計算台灣呢?難道沒有大陸、日本、其他國家的收入嗎?
這些當然不能算在內。因為大陸的外來片是有配額的,加上「艋舺」為了搶新春檔期,在台灣先播了。可以想像,到時,大陸的網站一定充滿了可以下載的連結點,以及盜版的DVD。至於日本或歐美,過去因為台灣已經很少開拍這些稍具規格的商業片了,因此,除非像是侯孝賢這種國際知名的藝術片導演,商業片要打進日本的商業主流,基本上是很困難的。
當然,香港、東南亞有些國家會買台灣的電影版權,不過,這些的收益相當有限。
因此,決戰點就是台灣了。
我的朋友李烈、豆子,他們應該都很清楚。只有在台灣站起來,票房進到台灣的國片賣座歷史前三名,這部電影才能生存下去。
這也是為什麼,台灣一直沒有出現這些起碼六千萬以上的電影或電影投資案,最基本的原因。保守一點的電影規格,就只能是「聽說」、「冏男孩」這樣的小品電影,或者是其他侯孝賢、蔡明亮這種有歐美通路的藝術電影。換句話說,台灣的「商業」電影做不起來,實在是和這個「高門檻」息息相關。
反觀大陸,他們的人口基礎大,張藝謀哪怕拍得再沒有誠意,還是一樣賺錢。因此,投資案就排成一堆,每個稍微能拍電影的導演手上都有一堆拍不完的企畫案……
當然,有人說,是因為台灣的電影拍得一直不好看啊。
這話我當然不能反對。但大家要知道,拍的不好看是「惡性循環」的結果,而不是它一開始的理由。假如說,現在有人要打破這個[不好看——沒票房——賠錢——沒人敢出錢拍——人才流失——拍得不好………]的惡性循環,首先,就是用這個「商業」規格,先拍出好看的作品出來才對。
照說,這些都是有錢的「創投業」者該做的。可惜創投業者太精明了。覺得機會實在太低了。不如等到有人開疆僻地,創造出局勢再說了……
於是就變成了我這些「熱情有餘」、「財力有限」的朋友們在前面衝鋒陷陣的事情了。
當然,從魏德聖之後,國片的確有些起色,於是就有了之後像是「艋舺」這樣的嚐試。
這樣的嚐試,在整個國片工業史上,有一天回顧,或許有機會能像是「武昌起義」那樣的地位吧。
因為它是一部願意用當前「世界」的商業片製作水平,讓國片再回到相同的競爭點的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嚐試。
這部電影作為一商業電影的製作水平、誠意,在我看來,已經是綽綽有餘了。因此,接下來,就要看台灣的民眾會怎麼回應這樣的「起義」了。
(說得白一點,就是覺得它好不好看、想不想走進電影院看啦!)
如果這部電影票房,突破了一億五千萬元,它所代表的是:以這個最起碼的商業製作水平規格會受到鼓舞,也會有更多的商業投資繼續投入。意味著,台灣有機會回到這個「商業大聯盟」繼續參加比賽。我們也有機會看到更多「多元」而充滿「台灣」風情的電影。不但如此,因為多元了、有商業規模了,這些電影,也就更有機會進入大陸、亞洲、甚至走進全世界去,讓別人看到我們。更進一步呢,台灣的明星也有機會會變成亞洲、世界級的明星,回過頭來,又可以進一步推動台灣電影的工業....
如果沒有的話。它所代表的是:去年海角七號帶起來的熱情,會被澆上一盆冷水。而我的朋友,恐怕也難逃背負債務的命運。台灣演員、電影工業,很可能將來都要想辦法,在整個大中國的電影裡,用「中國」的觀點,找到一個小小的位置,變成整個大中國電影的一顆螺絲釘。
這個春節檔期,將會有三部「國」片。分別是「孔子」、「錦衣衛」還有「艋舺」。對一個普通觀眾來說,走進去看哪部電影當然只是「爽」與「不爽」的差別(當然,這絕對是任何一個觀眾至高無尚的權利), 但對一個想過上面這些事情的我來說,心情卻是完全不同的。
這是為什麼,我會一直想著會不會賺「錢」的理由。套句馬克斯的話,底層結構,決定了上層結構。在我看來,除了娛樂、明星之外,這次的六十萬票的公投門檻,某個程度決定了「艋舺起義」是否成立,也決定台灣電影工業未來這幾年的命運。
至於這部電影的內容、導演、演員、攝影、美術、種種藝術表現,等今天大家看過之後,我們明天再談。(待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