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聯合新聞網 | 閱讀藝文 http://udn.com/NEWS/READING/X5/5433152.shtml
「艋舺」乾杯
【聯合報╱小野】 2010.02.23 02:45 am
2008年夏天的《海角七號》創下了至今無人能夠解釋清楚原因的五億票房後,整個台灣電影界才有了一股蠢蠢欲動蓄勢待發的氣氛,到了2010年初的《艋舺》上片更正式預告了台灣電影的好戲即將陸續登場……
電影《艋舺》首映會後的深夜有一個小小的派對,在震耳欲聾的音樂和醺人的菸酒的小空間裡,導演鈕承澤和監製李烈開心的和來道賀的賓客們一一擁抱或起舞。在極短的拍片及後製時間的壓力下,這部顯然是在國片《海角七號》之後最有可能再掀風潮的國片終於要上片了。鈕承澤抱著我說:「我一定要抱著你好好的哭,因為我終於等到這一天了。」我拍拍哭得滿臉鼻涕眼淚的紐承澤的背說:「我知道。這一切,晚了十年。但是,你還是做到了。」
晚了十年的新導演
我說的晚了十年,是根據1982年有四個才三十出頭的年輕導演楊德昌、柯一正、張毅、陶德辰聯手拍了一部《光陰的故事》造成轟動後,張毅上台領取一座表彰人道主義的獎座時說的那句話:「這件事情比我想像的提早了十年發生。」張毅是當年這四個導演中唯一經歷過當時整個台灣電影環境及中央電影公司黨國體制的年輕電影工作者,他的意思是,像這樣的機會應該在十年後才可能發生,結果竟然提前到來。於是拍短片得到金穗獎的年輕人紛紛提前登場,第二年就有了另一部更轟動的三段式電影《兒子的大玩偶》。(那股風起雲湧的時代中沒有提前登場的金穗獎得主是在美國尋求機會的李安,他整整晚了快十年才有第一次機會,那個機會發生在台灣。)
鈕承澤和同時代或是比他更年輕的導演有個很不一樣的經驗,那就是他主演過一部和《光陰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齊名,由陳坤厚執導的經典電影作品《小畢的故事》,他演電影中的少年畢楚嘉,打響了他在電影圈的名號。鈕承澤望著電影院門口人山人海的長龍有了自己的電影夢,那一年,他才十六歲。在那部很清純的青春電影中,有一幕是鈕承澤抱著被人砍得開腸破肚的同伴驚嚇無助的哭喊的鏡頭,在當時保守的年代中有人還批評說太暴力了,不過後來隨著這部電影的賣座和得到金馬獎最佳影片的加持,沒人會再談到這個鏡頭。二十八年後,四十四歲的鈕承澤完成了他個人的第二部電影《艋舺》,和1982年的那批三十歲出頭就崛起的前輩導演們相較是晚了十年。在《艋舺》這部電影開鏡的那一刻,監製李烈已經下定決心要協助等了二十八年的少年小畢背水一戰,重建台灣電影的信心,讓觀眾重新回到戲院看國片。
放大版的《小畢的故事》
在這部電影中,飾演混黑道的孩子趙又廷抱著被仇家殺死的廟口幫老大馬如龍,對著天空放聲號啕大哭的鏡頭,讓我想起在《小畢的故事》中鈕承澤抱著同伴痛哭的鏡頭。還有一句曾經是《小畢的故事》中的經典名句:「哦,戀愛?」也被刻意用在太子幫之間的玩笑話。還有一個被當成背景放在電影看板上的,乾脆就是《小畢的故事》,雖然時間上錯了幾年,不過這一切都反映了鈕承澤對於自己在十六歲的啟蒙電影《小畢的故事》,或新電影充滿力氣的時代,或是整個詭異又狂飆的八十年代的一種懷念或致敬?說得更精確一點,《艋舺》並不是一般的黑道電影,它簡直就是一個二十一世紀放大版和加強版的《小畢的故事》,它應該是一部青春成長片,只是把背景放在八十年代中期的艋舺的黑道勢力的消長。
將《艋舺》重新定位為「青春成長片」是有跡可循的。導演設計了幾個主角童年的趣味片段,從他們的童年表達了他們不同的個性和暗示了未來的發展;再來就是在校園發生的情節,校園的情節緊緊扣住了每個角色的童年背景和個性,讓他們後來成為一個少年幫派有了合理的解釋;然後,他們被捲入了大人的恩怨糾葛的複雜世界,從此一去不回頭。整部電影並沒有英雄式的歌頌或是所謂的暴力美學,雖然電影中一再提到友情和義氣的重要,但是由於上一代的恩怨加上外來勢力的衝擊,使得原來被謳歌的義氣和友情都被成人世界的複雜給扭曲了,在這群太子幫朋友之間到底是敵是友的錯亂中,導演關注的其實還是成長中的無助、懷疑和徬徨。什麼才是正義?什麼才是王道?在最後那場朋友之間的混戰中,飾演和尚的阮經天迷惘的眼神中並沒有答案。
台灣電影新勢力來了
在台灣電影正景氣的年代,有人曾經開玩笑的說:「混電影就要像混幫派一樣,各擁自己的人馬,占據各自的地盤和資源,慢慢壯大自己的勢力。」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到這個世紀的前幾年,隨著外來勢力的衝擊,台灣電影工業漸漸式微,整個電影院線發行被外商掌握,所有曾經有的生產線逐漸瓦解,剩下的只是一些散兵游勇不忍離去,只好練練拳腳等待機會,每隔幾年喊著「電影新勢力」的口號來振奮人心。但是過來人都知道,失去了地盤,何來新勢力?到了2008年夏天的《海角七號》創下了至今無人能夠解釋清楚原因的五億票房後,整個台灣電影界才有了一股蠢蠢欲動蓄勢待發的氣氛,到了2010年初的《艋舺》上片更正式預告了台灣電影的好戲即將陸續登場,散兵游勇們正在集結,這回,台灣電影新的勢力快要成形了。
晚了十年,還是等到了。鈕承澤在拍片現場常常壓力大到哭起來,也常常陪著戲中的演員一起哭;我也看到監製李烈從募集資金到正式開拍後的那種只許成功、不能失敗的氣魄。我忽然想到一個畫面,四十四歲的鈕承澤抱著一個被別人砍得奄奄一息的好夥伴哭喊著叫救護車,說:「他快掛了。拜託你們救救他。」那個朋友就是他從十六歲就認識的好朋友,他們在那一年結拜成兄弟,它的名字叫作「台灣電影」。
此刻,我只想舉杯說:「《艋舺》,乾杯。新年快樂。讓我們預祝一個晚了十年的電影新浪潮的來臨。」
【2010/02/23 聯合報】 @ http://udn.com/
留言列表